云南网讯(记者段晓瑞)近日,建设数字云南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2023年数字云南工作要点,明确我省将从夯实新型基础设施、打造协同高效数字政府、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构建共治共享数字社会、大力引培数字人才等六个方面,加快数字云南建设。 今年,我省将进一步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2万个以上,行政村5G网络覆盖率达88%,沿边小康村5G网络覆盖率达100%,县级城区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达100%,推动玉溪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完成“千兆城市”建设;推进“两亚”国际数据中心、云南省北斗卫星导航数据与应用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新建省重点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3家以上,认定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0个以上;完成昆明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按需扩容现有中缅跨境光缆,启动中老跨境陆缆传输系统四期扩容工程,建设中越河口—老街跨境国际通信线路。 数字政府建设方面,我省将启动建设全省统一的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建成全省经济社会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监测系统,建设全省营商环境监测平台;建设市场监督管理一体化在线监管平台、社会共治服务平台,打造省重点食品(产品)安全信息区块链追溯平台“云智溯”,启动建设网约车监管平台;打造“云治慧”管理平台,建设应急“一张图”系统,提升社会管理能力;优化升级全省政务服务平台;持续增加高频次跨部门、跨层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建设“双碳”综合服务平台,构建碳排放智能检测、动态核算及碳资产核算体系。 数字经济建设方面,我省将完成数字经济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因地制宜创建5个数字经济园区,确保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增长20%以上;打造一批“5G+”融合赋能项目,新认定一批大数据产业、人工智能示范试点项目;推进数字经济与高原特色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深度融合,持续拓展升级省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确保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20%以上,重点打造10个制造业全业务数字化标杆,建设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持续完善“游云南”App和“一部手机管旅游”平台,完成10个4A级以上景区省级智慧旅游示范建设。 为构建共治共享的数字社会,我省将加快智慧教育、数字医疗、数字民生服务、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建设,建设智能教育平台数字校园应用,加快全省就诊一码通系统建设,建设数字民政信息资源库、全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加快推进一批智慧县城、智慧口岸建设,指导3个国家级数字乡村试点地区,积极推进13个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工作。 与此同时,我省将依托“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加大数字经济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加快数字经济专业和学科建设,加强培训提升公务员数字素养。来源:云南网编辑:起为平责编:杨丽芬
2023年4月26日至30日,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成果展览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云南省由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参展。云南展位位于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面积420平方米,以“‘云’上云南,数智融通”为主题,以线下方式集中展示了数字云南建设取得的突破和进展。展会现场张成摄 近年来,云南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谋划建设数字云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数字政府治理能力持续提升,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数字社会建设成效初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数字枢纽建设稳步推进,“数字”正成为推动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展会现场张成摄 云南展位以“彩云之下有云南,云南数智有云端”为布展设计理念,按照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和“壮大资源经济、壮大口岸经济、壮大园区经济”进行策展构思,基于云端模块,结合“云”形式,分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文化、数字社会、数字生态文明建设五大板块进行展示。展会现场张成摄 走入云南展位,云南印象——《七彩云南未来可期》主题宣传片映入眼帘,展现了云南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云岭儿女锚定目标、踔厉奋发,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的奋斗历程。数字生态文明建设板块,《奇妙物种在云南:生物多样性之美》展播了60个云南省特有或极具特色的物种,呈现了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数字化成果。展会现场张成摄 数字政务板块以“高效协同体系推动公共服务发展”为主题,展示了云南省政务服务平台和丽江市古城区基层治理网格化应用等样板案例。云南省政务服务平台是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具体办事服务的平台,已初步实现服务企业、群众、政府三端和多部门协同、多层级共用、多维度治理的基本目标,有力推动全省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自助办”、“就近办”。目前,云南省政务服务平台已对接打通117个部门业务办理系统,汇聚了全省的办件、电子证照、“好差评”等方面数据超过7亿条,并为省、州(市)、县、乡、村五级1.6万个政务服务大厅提供统一的窗口收件受理系统支撑。丽江市古城区按照“一码管全局、一网管全区”的基本思路,用“智慧码”深入基层社会和民生生活,赋能基层治理,提高群众对基层治理的参与度,实现辖区内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展会现场张成摄 数字文化板块以“数字化新生活打造文化繁荣自信”为主题,集中展示了云南省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数字化展厅、云境数字文创平台、云南首个数字文旅推荐官“彩云”、大理农文旅产业互联网平台·大理包等内容。云南省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数字展厅在线展出了38件云南省博物馆藏精品文物,展出文物均可360°随意翻转和放大观赏,语音文字可中英文切换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云境数字文创平台用数字技术服务大众艺术,自上线以来累计发行9个系列的数字文创艺术品,涉及艺术家作品、馆藏艺术、文旅、非遗等多类主题。新一代虚拟数字人“彩云”作为云南首个数字文旅推荐官,通过虚拟和现实的结合的方式,向全世界推介云南的文化和旅游,标志着云南文化和旅游将以更加丰富的传播和交互方式。大理农文旅产业互联网平台·大理包以大理农文旅产业创新服务为平台定位,以“让生意更简单,让旅游更美好”为服务宗旨,致力于服务大理州涉农文旅中小企业以及个体商户。展会现场张成摄 数字社会板块以“智慧信息网络构建普惠便捷生活”为主题,介绍了昆明高速公路智慧路网平台、蒙自市数字管理服务中心、数字开远等数字治理内容。昆明高速公路智慧路网平台立足昆明综合交通建设,实现了基础设施数字化,巡检标准化、闭环化,结构安全感知化,监检养一体化,决策智慧化,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提供有力支撑。蒙自市以“数字治理提升、数字经济转型、数字生活体验”为重点,建设指挥调度中心、数据安全中心等多个数字治理应用,开发银企桥2.0、营商环境服务、过桥米线产业服务等多个数字经济平台,打造智慧社区、3711111民生服务等30余项民生应用,推动实现居民生活、社区服务、社区管理智慧化。数字开远以公共安全为切入口,打造城市“数字大脑”,提升各职能部门智能化管理能力和工作效能,有效提高公众满意度及城市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展会现场张成摄 数字经济板块围绕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和园区经济进行展示。资源经济方面,以“绿色资源助推高原产业腾飞”为主题,介绍了滇南煤炭交易平台、开远数字水稻全产业链平台、数字贵研、玉溪红塔精品制丝智能控制等数字应用。展示了云南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数字技术助力资源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展会现场张成摄 滇南煤炭交易平台通过搭建线上交易市场,聚合煤炭交易需要的各类供应链服务,利用数字化赋能行业贸易资源和效率的整合提升,打造行业数字化产业链。开远数字水稻全产业链平台通过数字孪生、物联网、AI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连接农户、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以及各种社会服务资源,通过数字化服务粮食安全保障和联农带农富农。展会现场张成摄 “数字贵研”聚焦产业数字化,实现贵金属流管理、业务财务一体化、产业生态连接,建成一流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汽车催化剂生产线“黑灯工厂”,以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为依托实现稀贵金属新材料设计模式的新突破。玉溪红塔精品制丝智能控制运用工业智能控制技术优化单工序过程控制,以预测出口水分的未来变化趋势进行先进预测控制为技术手段,实现传统控制向边缘大数据计算控制转变,大幅减少人为干预,实现“过程自纠偏”的智能化控制体系。展会现场张成摄 口岸经济方面,介绍了磨憨口岸以“运行管理一张图、智慧验放一体化、消杀管控一条链、远程指挥一站通”新模式加速推进智慧口岸建设,努力打造智慧口岸标杆,初步实现了口岸放得开、管得住、通得快的目标。园区经济方面,围绕“一园一策”发挥经济增长“发动机”作用的主题,介绍了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蒙自经开区数字园区运用数字技术取得的创新成效。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是全省唯一以数字经济命名的开发区,主要发展大数据、云计算、高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大健康等产业,先后引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浪潮、华为等行业龙头企业,拥有数字经济类企业约700家,产业链“生态圈”正不断做大做强。蒙自经开区数字园区构建涵盖基础平台、服务平台、管理平台和决策分析平台为一体的数字化园区,推动实现园区整体数字化升级。展会现场张成摄 值得一提的是,东南亚语言语音识别系统、软件以及智慧洱海监管及服务体系—移动式浮船自动水质监测站、“小幂书”政企智慧办公平台、花易宝APP(系统)等数字化实践内容也在峰会精彩亮相。展会现场张成摄 云南网记者张成孟晖来源:云南网编辑:起为平责编:郎永祥